返回第155章 另一个重要人设(1 / 2)近墨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道理?

古法油墨的原理?

别说是德王爷,就算是郑经本人,也曾经以为,像油墨这种东西,是没啥技术含量的,随便弄点东西搅合一下就能用。

直到他的那个学生弄出那么一古怪课题,他才知道,原来自己是大错特错,哪怕是一样看似简单的东西,一旦深入钻研进去,就有着太多的学问和讲究。

还是以油墨为例。

从油墨的理化特性来说,就有着密度、细度、透明度、光泽度、耐光性、耐热性,以及耐酸、碱、水、溶剂性等学问和讲究。

从油墨的印刷适性来说,就有着油墨与承印物,及其他材料与印刷条件相匹配、适合于印刷作业的性能讲究,包括黏度、黏着性、触变性、干燥性等。

然后围绕这两大特性,油墨在设计之初,除了联结料和色料和这两大主料之外,还得添加很多辅料来达到满足印刷需求的效果,比如说填充剂、稀释剂、冲淡剂、防结皮剂、防反印剂、增滑剂、干燥剂等。

也好在他的那个学生弄出了这么一古怪课题,才让他今天有可能如此轻易地弄出一份效果一流的古法油墨来,也让他有能力来给大家一个合理的解释。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们曾试制过油墨对吗?”

他没有直接解释,而是反问起来。

“是的,豆油和桐油都试过,结果发现”

德王爷立即就接上了话。

既然郑经的新型油墨已试制成功,并且效果还比最理想的结果还要好上太多,那他也就没啥好隐瞒的了,大致说起了德意书局之前的油墨试制过程与结果。

是的,不管是豆油还是桐油,德意书局都曾尝试过。

先试的是桐油。

只不过与郑经现在的油墨不同的是,没有加面粉、蜂蜡、豆油之类的,而是只用了桐油和松烟,后来发现,这种油墨一印到纸上,几乎整张纸都被渗透明了,效果根本就不理想。

后来又尝试过用豆油、麻油,甚至是猪油、羊油、牛油之类的,结果却是发现,用这些油来配置的油墨,一印上去,就很难干,晾晒很久之后,用手轻轻一擦,都还能把字迹给擦糊,根本就不适用。

而现在,刚才那张印好的书页到他手里时,他用手指轻轻擦了一下,尽管刚印好的油墨还没完全干,还能擦出些许痕迹来,但并不严重,甚至连晾晒都没必要,可以直接跟别的书页叠放到一起也没问题。

这差距实在是太大了一点!

为了将其中的差距弄个明白,他已顾不上面子不面子啥的,立即说起了之前的试制过程跟结果来。

这是在郑经意料中的事。

因为在后世,在石油系矿物油做溶剂制作油墨之前,先出现的就是植物油油墨,其中就包括曾被广泛应用过的豆油油墨,也尝试过单纯用桐油来制作油墨。

大豆油油墨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只适用于特定的纸张,对于大部分通用纸张,就容易出现干燥偏慢、易蹭脏、易粘连等问题,所以很快就被石油基油墨彻底取代。

至于桐油油墨就更不必说了,那就是容易把纸张渗成透明,就好比有名的油纸伞,在用的是厚厚的纸张的情况下,都还是半透明的。

而且桐油油墨还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桐油太容易挥发,在常温下很容易干,无法长久保存。

而他的学生灵机一动,把豆油和桐油合到一起,并加入蜂蜡、面粉等辅料,就完美地解决了那两种油墨所存在的问题。

甚至于说,其综合效果甚至超过很多石油系矿物油油基油墨,至于原理,主要就是利用了桐油的热聚合效应。

单独用桐油制作油墨时,桐油极容易挥发,用不了太长时间,就容易干枯结块,让油墨无法继续使用。

但用桐油和少量豆油进行热聚合反应之后,其所形成的连结分子,就能在油墨堆放时,在油墨表明形成一层油膜,防止桐油挥发,便于长期存放。

至于解决桐油易渗透的问题,则是面粉的效果。

在油墨制作时,为保证最好的效果,往往需要添加多种辅料,而面粉超强的吸附能力,就既能充当其中的填充剂,让油墨不会过稀,又能起到防反应剂的效果,让油汁不往纸张上渗。

至于蜂蜡,则是起到增滑剂的效果,能有效改善油墨的耐摩擦性和流动性,降低大部分油汁都有的黏度太强不易散开的特点,并提高膜层的光洁度,减少纸张拉毛现象。

这几种简单的材料结合到一起,取长补短,就制造出了一种近乎完美的古法油墨,这种油墨别说是拿到这个时代来印普通的书,就算搁在后世,也强过很多石油系矿物油溶剂油墨。

只是这其中的物理化学原理,又怎么跟眼前这些连元素周期表都不知道的人解释呢?

郑经原本是不想解释的。

因为哪怕是面对德王爷,他真不想解释的话,他也完全可以一笑而过,那样反而会更有逼格,因为这种油墨搁在这个时代,绝对算得上是钱途无量的重大商业机密,他不仅可以不解释,还可以要求大家务必保密。

这绝对是合理的。

但他却不想那么做。

这是因为,一个墨家小鲁的出现,让他意识到,还有另一个人设也得立一立了,那就是格物致知高人的人设。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