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5.黄金家族(2 / 2)一鹤北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当然林丹的处境也是左战间接造成的结果,为了弥补内心的亏欠,特意将魏朝从应天府带来的四名夷女送给他,希望他能重新振作起来,配合自己组建民族同盟的计划。

在大军出征的同时,左战和内阁开始着手考虑战后的安置策略。首先在东北设立辽宁、吉林、黑龙江三个布政使司,黑龙江以北的大片地区及库页岛等岛屿归奴儿干都司管辖。其次在蒙古草原上成立民族同盟,明确各部落之间的界限,所有军事力量交予明朝统一指挥,共同征讨内部的叛乱,抵御外敌的入侵。在此基础上,明朝开放边境互市,同时迁徙内地人口到草场放牧,鼓励汉蒙之间的全方位交流融合。

当然要想彪悍的蒙古汉子长期热情好客,就必须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一旦发生叛乱能够立即给予快速的毁灭性打击。历史上能够做到这点的只有霍去病的千里奔袭,不但能消灭敌人,还能抢掠他们的财富犒赏将士,达到以战养战的战略目的。至于朱棣动辄就带几十万人的做法并不可取,因为这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统治者,另外还需要充盈的国库。即便如此这种打法也仅是一种武力威慑,象征意义要大于实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当然霍去病是战神,这种军事天才几千年仅此一人,比皇帝还紧缺。不过他的千里奔袭倒是可以借鉴,另外还有现成的教材,比如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的全球殖民,罗刹火枪兵的万里东征,这都是目前明朝学习远征作战的例子。

“寇可往,吾亦可往!”

左战在争论中大声吼道,看着众人吃惊的样子,左战继续喊道:

“这支万余人的罗刹军队能够穿越一万余里的大漠、戈壁来到我朝,并且将义州城围困两个多月,单凭军事来讲这很了不起。朕问在座的诸位爱卿,你们都是大明朝顶尖的军事将领,有谁可以带着一万人跑到罗刹境内?”

这个问题非常现实,别说是行军一万余里,就是带着一万个人徒步旅行也不容易。行军需要有效的管理、统一的调度和畅通的联络,以及后勤的补给和分配,此外途中还要确保有干净的水源,提防游牧部落的袭扰等。

历代军事天才中只有霍去病做到了,他充分发挥了骑兵的机动优势,通过掠夺匈奴的资源来实现以战养战的目的,通过不断的在匈奴各部之间穿插迂回,逐个击破劲敌,打的这群匈奴人不得不远遁西域,去祸害欧洲的罗马帝国。

此时明朝虽然将星云集,但能够做到这点的凤毛麟角,这并不是他们能力不行,而是朝廷一直奉行被动的防御战略限制了军事天才的发挥。看着众人迟疑的神情,左战冲着俞定边使了个眼色,俞定边心领神会的说道:

“启奏圣上,罗刹人之所以可以远征作战,一是因为他们的武器先进,全部采用火器。二是他们的战术灵活,通过掠夺沿途的部落来实现自身的补给。

这是一种非常规的掠夺战,西洋的很多军队就是利用这种打法沿途征服了许多落后的国家。目前我朝东南沿海也出现了类似的威胁,卑将认为若要彻底消除周边的威胁,就应当效仿他们采用这种战术。”

对于俞定边的建议,众人觉得匪夷所思,几乎异口同声的进行驳斥。他们认为明朝地大物博,又是天朝上邦,怎可做出盗贼的行径。眼见群臣激愤,左战又冲黄克缵使了个眼色,黄五部稍作迟疑后上前说道:

“陛下,老臣早年在福建生活,听说过佛郎机人在吕宋屠杀我朝侨民的事情,可见俞统领并非危言耸听。众位同僚之所以激动,是因为他们想逃避一个事实,那就是西洋人的战舰和火器要优于我朝。

如今陛下持开明的政策对待外夷,老臣以为不仅要学习他们的军事技术,还应该派遣使团和商队前往西洋各国,探索那里的风土人情,进行近距离的文化交流,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黄克缵能历任五部尚书,这在历史上绝无仅有,此人的政治头脑绝非寻常。众人听他竟然说出这么直白的话,竟然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其实黄克缵之所以迟疑了一会才说这番话,完全是受了左战的蛊惑。左战曾悄悄的跑到黄府跟那位茶道圣手切磋茶艺,为了孙女的将来他只好替小皇帝摇旗呐喊。

身为国子监祭酒的郑三俊见黄克缵当众表态,也跟着应和道:

“启奏圣上,《诗经》有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欧罗巴虽然地处偏远,但近百年来已有大量的工匠、学者和传教士来到东土学习我朝的文化和技术,并与我朝进行商贸往来,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相比之下,我朝只在成祖年间派遣商船至天方,但只是宣扬国威,不能称之为正常的贸易。嘉靖年间倭寇肆虐,朝廷更是关闭海港,烧毁商船,大幅缩减与外夷通商往来的规模和频次。这样不仅减少了朝廷的对外贸易,还让我们失去了与外邦交流的机会。”

在俞定边和黄克缵这两位偶像派演员以及实力派群演郑三俊的唱和下,众人开始调转风向表示拥护皇帝的决议,一致认为应该成立民族同盟来增强明朝与草原部族之间的联系,采用以蒙治蒙的策略来解决数百年的边患。同时积极向西洋人、罗刹人学习他们的战术手段,在以后的对外战争中采用掠夺的模式,不但解决朝廷的财政负担和远距离辎重补给带来的弊端,还将弱化敌人的恢复能力,甚至是彻底的消失。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