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
宗正,掌管宗室事务。
少府,掌管专供公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及国家手工业商业。
无论三公还是九卿,还是他们的编制下属,从此均由君主任免调动,一律不得世袭。
自己本来想仿照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但后来想到那种政治制度相当于同时有多名宰相(丞相),分权太过,会造成对君主的依赖性太大,便不做考虑了。
因为一旦政府分权太过,那么权力的天平便会向君权倾斜,也即是君权空前强大。
如果在位君主英明还好说,若是遇到昏君,后果将不堪设想。
隋唐三省六部制最后的演变过程也正是如此。
政府分权的结果只会过分便宜君主,最坏的结果就是会让昏君为所欲为。
因为世袭君主制无法保证下一代是明君还是昏君。
加强对君主的教育可能会缓解君主的昏庸情况,但并不能有效解决。
最后君权越来越强大,君主越来越不自觉,导致臣民地位变得越来越低下。
演变到了明清,臣民在君主面前形同奴才。
君主已经天然地拥有了兵权,处于优势地位,如果再掌握所有政治权力,不良后果不堪设想。
若是设置三公九卿制,便有了以开府丞相为首的三公来牵制君权,这样对国家和黔首的发展要有利很多。
一个优秀的国家还是施行有效的君相共治的好。
大家会说丞相等三公也可能出现庸才败类,但这个相比昏庸之君的破坏性要小得多。
因为能够从众多人才中脱颖而出位列三公九卿的,至少个人素质和知识才干方面,就要比一般人好很多。
梁元设计的三公九卿制为了保障有效的君相共治,与原来版本有所不同。
丞相协助君主总揽国务,开府治事。
全国奏书同时送达君主和丞相。
丞相可直接拆阅和审议奏书,或者直接提出自己的治国方案,并与太尉、御史大夫及相关九卿商议初步处理意见,然后再上报君主审定最终处理方案。
同时,君主所有的诏书也必须通过丞相府转达。
丞相如果觉得诏书内容不合理,可以封驳退还。
但梁元同时想到如果君主要强行贯彻错误意志,而丞相也一直封驳诏书,也会由此产生政治僵局。
君主掌握了兵权,如果舆论上也无人支持丞相,丞相必定在对抗中彻底失败,便无法起到制衡昏君的目的。
但这个也是封建社会难解的问题。
除非君主完全信任丞相,或者丞相有极高的政治情商,亦或者丞相是权臣。
否则君主与丞相意见不一致造成的政治僵局将是无法解决的。
梁元现在自然也无法解决这个存在数千年的制度漏洞,只能先解决眼前的现实问题再说了。
至少在嬴渠梁时代,和他往后数代,这个三公九卿制的效果一定会是好的。
后世秦国也是直到同时出了秦二世和赵高两个高层败类,才破坏了这个良性政治制度的。
梁元随即又解说了一番郡县制。
嬴渠梁听得连连点头,对梁元的设计非常满意:
“渠梁一直就希望有贤人辅佐共理国政,你说的君臣共治其实就是贤人辅政,正好符合渠梁的希望。
这个三公九卿制可以马上施行,我也正好借此调整一番人事,让该上的人上来,该下的人下去。”
卫鞅已是听得忍不住要摩拳擦掌了。
而梁元,则是准备抛出他的第四个改革内容。
而这,也是对付世族余党,特别是章家,同时扶助下层黔首的绝佳利器。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