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时代之卷开始,求订阅
砰!砰!砰!
三道声响响彻人口接近百万的中京城,听到三声钟响的中京城居民都知道此时已经是中午十二点整。
中京城的中央区域有一座巨大的钟楼,它高二十七丈,钟直径二丈半,重十三点五吨,每半个小时敲响一次,半点响一声,整点响两声,零点和十二点响三声,中京城内居民皆可听到钟声。时间制度已经改变
不过此时钟楼最高层却站着一个人,一个身穿青色长袍看上去只有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仿若一书生,但若是仔细注视他的双眼,却能感受到别样的沧桑,不知道这年轻书生到底经历了什么才会显得如此沧桑。
没过多久,书生身后出现一个容貌绝美的紫衣女子,她向前走了几步,在距离书生还有两丈多远距离时停下,视线放到书生背后,一动不动。
书生站在钟楼上眺望中京城,紫衣女子站在书生身后痴痴看着书生,时间一秒一秒划过,四周除了钟表机械转动的声音外再无其它声音。
“紫儿,什么事?”好几分钟之后,一道仿佛没有夹带任何感情的声音从书生口中说出来。
书生的声音将紫衣女子惊醒,她颤了颤,急忙开口说道:“公子,影卫传来消息,昌平侯国暴乱已经被周边几郡联合派兵镇压下来。”
听到紫衣女子的汇报,书生微微摇摇头,没有再说话,也没有再做其他动作,脑海中却闪过一幅幅画面。
夏历六十七年,苏焱退位,由大儿子平继承王位,二儿子安在夏国南方建立华国,其他三个儿子也在夏国四周分别建立燕国、齐国、赵国。
自此开始,夏国进入分封制时代,因为夏国是五位新王的父亲建立的国家,地位最高,五位新王称他们的父亲为“皇”,夏国又为夏朝,其他王国附属于夏朝。
之后当夏、华、燕、齐、赵五个国家的统治者新旧接替之时,按照夏皇对自己儿子的分封制度,统治者只有一个儿子能够继承王位,其他的儿子都要给予一定人口分封出去,到更远的地方建立新的国家。
这样一代一代传递下去,及至夏历一百七十三年,被夏皇命名为“地球”的星球上,除了北极、南极和其他的冻土之地,剩下的地方皆有或大或小的国家建立起来,而且每个国家的统治者都是龙氏子弟。
国家是有级别的,夏国或者说夏朝为第一等,是为星球之国,人口已过十亿华国、燕国、齐国、赵国为第二等,称之为王国,一洲之国,人口数千万至上亿第三等为公国,一州之国,人口数百万至上千万第四等为侯国,一郡之国,人口数十万至上百万第五等为伯国,一县之国,人口数万至上十万。
县国之下无镇国村国,级别太小,不适合单独成为一个国家。
在龙氏子弟的努力下,夏朝已经将整个地球占据,地球上除了夏族人再无其他人类种族,曾经被奴役的那些人类种族在时间的流逝下都已经累死老死,地球已经是夏族人的地球,或许只有那些夏族人还没有到过的地方有着很少很少的外族人生活着。
夏朝想要将地球大部分区域都占据,自然需要众多的人口,到了今年也就是夏历一百七十三年,夏朝总人口已经达到十二亿五千万,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
龙部落五年,人口破千龙部落十三年,人口破万夏历五年,人口破十万夏历二十六年,人口破百万夏历六十三年,人口破千万夏历一百零六年,人口破亿夏历一百六十七年,人口破十亿。
由此可以看出来,夏朝总人口一直在大迈步前进,但夏朝人口年增长率在不断下降,从最开始的百分之十还多已经降到如今的百分之三点五,可以说夏朝的人口越多,年增长率就越小,若是几百年上千年后夏朝还存在,或许那时的人口增长率会趋近于零甚至变成负数。
未来的事情暂时不用想,夏朝拥有十亿多人口,已经可以将地球所有区域全部占据,不会再生出其他变化,就算发生战争,也是夏族人的内战,再没有外族人能够参与到夏族人的战争中,这就是苏焱当初的设想,已经在自己的后代努力下完成。
是的,钟楼上那书生就是苏焱,如今已是夏历一百七十三年,苏焱已经二百零六岁了,却还保持着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模样。
曾几何时,苏焱想着自己通过练武应该能够活到一百几十岁,是的,苏焱是活到这个岁数了,甚至还超越这个岁数活到两百岁,按照苏焱自己的感觉,他觉得自己还能活几百年甚至更久。
人人都想长生,但真的长生的时候对苏焱来说却是一个非常痛苦的体验,这是只有他一个人的长生,三位妻子还有儿子女儿都跟随苏焱习武,但是她们中寿命最长的也没有突破一百五十岁这个界限,武道天分最高的燕香香永远的停留在她一百四十八岁那一年。
谁能够想象到一位丈夫一位父亲将他的妻子儿女一个个都送走的痛苦,反正苏焱是体会到了,那痛苦苏焱真的不想再体会到,却不得不一次次感受着。
三年前,苏焱最小的儿子去世,三年时间过去,苏焱依旧难以从儿子去世的痛苦中走出去,或许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的悲伤都会淡化,但是短时间内不可能的。
最后一位妻子去世,苏焱心中生出离世的念头,不过想到自己的儿女后代,想着自己一手建立的夏国,苏焱还是放弃了,只要自己还活着的时候,就一直守护着夏国,不想让夏国乱起来。
“只有千年的世家,没有千年的王朝。”苏焱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打破这个前世流传的说法,当然,前提是苏焱能够活一千年。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