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晚饭后,李振宇在床边坐下,闭眼里就见老者在微笑的看着自己,忙道:“师尊,您昨日所授,徒儿已全部领悟完了”,老者微笑道:“这样就好,今天我给你讲讲仙界的来和构成,你要仔细听了”,李振宇道:“是,师尊!”。
老者道:“仙界是道教至尊根据人体结构及脏腑关系,结合宇宙运行和大自然规律,探索、领悟和推演而来的,是道教称神仙所居的胜境。道教的理想世界是希望世界成为一个公平、和平的世界,没有灾祸、没有战争的世界。道教认为无限美妙的神仙世界﹐或在天﹐或在海中。或在花草瓦砾玉壶间﹐或在幽远之名山洞府中”。
老者又道:“道教认为神仙是真实存在的,道教大量的神仙记传、神仙故事、神仙传说等,都以生动的实例来论证神仙的存在。道教认为人人皆含道性,“我命在我不在天”,皆可修道成仙。
首先,道生万物,道寓于物,而道是永恒的,“道不可见,因生以明之”(见《太老君内观经》),“生,道之别体也”(见《老子想尔注》,所以“学生”守道,就可以像道那样永恒。“深根固蒂”即可“长生久视”。《抱朴子内篇.至理》说:“夫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自天地至于万物,无不顺气以生者也”,因此只要服气、守一,返朴归根,就可长生,可以成仙。
其次,用形神关系理论,论证可以修道成仙。通过对事物的变化和医药等的作用,来类推神仙可成,神仙实有,神仙可学。为此,道教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仙学理论和修仙方术。
由于世俗之人,多不“知道”,不“行道”,不信神仙,迷恋名利,自然成不了神仙,见不到神仙,接触不到仙界而感虚无缥缈,因而凡人多说仙界是幻想而来的,所以,在世俗中呈‘信则有,不信则无’的状态”。
老者停顿了一下,接着道:“道教追求得道成仙,这样就能超脱生死,在仙境中过仙人般永恒逍遥的生活。道教并不认为人死后才能到达仙境,而是认为人的形体通过一些形式的锻炼与悟道可以长生不死,成仙以后也可以一样生活在普通人的世界里,作活神仙,也可以到仙境中去生活。但是达到成仙的境界非常不容易”。
李振宇听后问道:“师尊,神仙是什么样的呢?”,老者道:“心如渊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能耸身入云,无翅而飞,造天阶;或者化为鸟兽,浮游青云;或者潜行江海,翱翔名山;或者吸食而气,辟谷茹芝;或者出入世间而人不识,或者隐其身而莫能见。仙人可以天入地,可以潜江隐身,神通广大,无所不能”。
李振宇听后又问道:“师尊,那如何才能成神仙呢?”,老者道:“《升玄内教经?中和品》中有云:‘得道之品﹐莫不有三﹐得神仙﹐中得泥丸﹐下得延年’,修道者须几经洪炉试炼﹐功德圆满﹐方可成道为仙”。
李振宇听后再问道:“师尊,那神仙在什么地方呢?”,老者道:“仙界和仙境,为神仙所在,其中仙界又分为九天,并细分为三十六重天,得道者飞升成仙,进入第一重天(欲界六天中的太皇黄曾天),此后随缘而至各重天”。
老者停顿了一下,见李振宇已领悟,接着道:“道经载:八方巨海之中有十洲三岛,皆人迹所稀绝,为仙人游息之处,有不死之仙草。十洲为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鳞洲、聚窟洲。三岛即昆仑、方丈、蓬丘。在地的诸名山中,有仙人及真人统治之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其中,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是天遣群仙统治之所。七十二福地,在名山大川之间,帝命真人治之,多得道之所。也有居于壶中天地或花草树木之中”。
李振宇听后又问道:“师尊,您刚才说到人界,我也听说过有三界和六界,这些指什么呢?”,老者道:“所谓三界,有俗、道之别。俗间三界为天、地、人三界,道教三界为欲界、色界、无色界”。
老者看了眼李振宇,接着道:“所谓六界,又有佛、道之别。佛教的六界指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道教的六界指神界、仙界、人界、妖界、魔界、冥界。”
李振宇听后再问道:“师尊,您刚才说到佛教与道教,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老者道:“道家讲道法自然,佛家讲缘起性空,这是两教的核心,因而两者有很多的区别,首先,道教是我华夏本土教派,起源较早。公元一世纪前后,印度佛教开始通过西域,逐渐传到我华夏内地,逐渐成为了华夏佛教”。
老者接着道:“道,为华夏哲学独有的哲学思想,对哲学理念、社会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影响甚巨。道家的道,哲学含义丰富而复杂,在不同情况下所说的道含义往往不同。道字的最初意义是道路,后来引申为做事的途径、方法、本源、本体、规律、原理、境界、终极真理和原则等等”。
李振宇听后问道:“师尊,我听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但对其意不太理解,您能说一下吗?”,老者道:“大道产生於天地之先,是开辟天地之始;大道产生於万物之前,是生育万物之母。所以这个‘道’,难以彻底讲述出来,只可以直观体验。同时也说明,‘道’不是口头的空谈,而是实际的存在”。
老者接着道:“道教是华夏固有的一种宗教,是华夏主要宗教之一,具有鲜明的华夏特色,它的教义与华夏本土文化紧密相连.道教的名称来源,一是起于古代之神道,二是起于《老子》,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其哲学思想的最早起源可追溯到老庄,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源,道教求成仙,求长生之道,道士是道教修道的代表人物”。
李振宇问道:“师尊,那道教与佛教的基本区别是什么呢?”,老者道:“道教主张以生为真实,追求延年养生、肉体成仙。道教认为,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肉体是精神的住宅,要长生不死,必须形神并养,即有‘内修’‘外养’的工夫”。
老者接着道:“与道教相反,佛教是以般若的智慧自内证打破无明烦恼,成就菩提(觉悟)之道,所以佛是觉悟的意思,佛教主张‘无生’,认为现实对一切来说都是苦海。对现实,人们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只能忍受。要忍受,必须放弃各种欲望,把希望寄托在来世,要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苦海’而进入涅般木(无苦的极乐世界)。可见,道教主张对现实生活的追求,而佛教则主张舍弃对现实物质的追求,注重的是精神的修持和对来世的向往。
老者接着又道:“道教与佛教的最大区别就是‘道曰今生,佛说来世’。佛说来世,劝世人忍耐,所谓今世作孽,来世偿还,这辈子凄惨,可能下辈子不再受苦,简单地说,它的宗旨是,把希望寄托在来世,而道教则完全不同,所谓修炼成功的第一步就是长生不老,道教讲究今世,信道则信今生,来世的事来世讲,反正今世就要成不灭。”
李振宇听后想了一会,又问道:“师尊,您刚才说道教六界中有神界、仙界,神和仙如何区别呢?”,老者道:“‘神’是先天自然之神,是出于天地未分之前,也称先天之圣,是先天就存有的真圣,属于神异类,非可学也。比如三清尊神,玉皇大帝,南极仙翁等天界尊神,就不是世间的凡人通过修道能够修成的”。
老者停顿了一下,接着道:“‘仙’是后天在世俗中修炼得道之人,也称后天得道仙真,凡是通过长期的修炼,功德圆满飞升仙界,或在世间最终达到长生不老的人就是仙人”。
李振宇听后点点头,又问道:“师尊,您刚才说的道教六界,它们之间有关联吗?”,老者道:“在道教六界中,神界为最层,其下为仙界,仙界下为人界,与人界相平者为妖界,人界与妖界之下为冥界,妖界之为魔界,魔界受仙界制约,并被神界压制”。
老者接着道:“人界的凡人死后,灵魂下至冥界轮回。凡人经修炼道法,得道者留世成为‘活神仙’,也可飞升进入仙界成为仙人,如修炼魔法,也可能入魔。妖界的妖死后,灵魂也下至冥界轮回,善妖经修炼得道也可成仙。恶妖经修炼提升也可成魔”。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