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梦寐以求的盛大节日终于到来了,应天城沉浸在欢乐吉祥的气氛之中。
家家张灯结彩、清扫门庭。千年古都金陵要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皇帝登基大典。
时辰已到,祭仪开始。首先是柴祭迎神。朱元璋焚香后,率众臣集体叩拜,然后宣读祭天祝文。
祝文宣读完毕,朱元璋率众臣饮祭酒、吃祭肉。
然后进入送神阶段:坛燃起大火,将玉帛埋于地下。
朱元璋率众臣一齐跪到地,仰望长天,注目送神。至此,祭天仪式宣告结束。
那是在新年的伊始,在应天城内将举行隆重的登基大典,一个新王朝即将在这里诞生。
飞雪报春形势喜人,一派欢歌笑语回荡在应天城内。
建国在即,新帝登基的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李善长率文武百官奉表劝进朱元璋为帝,朱元璋认为此等大事不能潦草行事,应当按着礼仪办理。
洪武元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即皇帝位,定国号大明,建元洪武,建都应天,天朝历史又一个盛大的王朝宣告建立了。
其实,大明这一朝代名号的决定,事前曾经经过长时间的考虑。
历史的朝代名称,都是有其特殊意义的。
大体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用的是初起时的地名,如秦朝和汉朝;
第二类用了所封的爵邑,如隋朝和唐朝;第三类用的是特殊的物产,如辽和金;
第四类用的是文字的含义,如大真和大元。
大明不是地名,也不是爵邑,更非物产,它应该被归结到第四类。
大明这一国号出于明教。明教有明王出世的传说,主要的经典有大小明王出世经。
经过了五百多年公开的或秘密的传播,明王出世成为民间所熟知所深信的预言。
这传说又与佛教的弥勒降生说混淆了,弥勒佛和明王成为二位一体的人民救主。
韩山童自称为明王起事,败死后,他的儿子韩林儿继称小明王,西系红巾军别支的明升也称小明王。
朱元璋原来是小明王的部将,害死小明王后继之而起,国号称为大明。据说这一提议是刘基提出的。
朱元璋的部下分为红巾军和儒生两个系统,这一国号的采用,使两方面人都感觉到满意。
就红巾军方面来说,大多数都起自淮西,因此受到了彭莹玉的教化。
其余的不是郭子兴的部属,就是小明王的余党,是天完和汉的降将,总之,他们都是明教徒。
国号大明,第一是表示了新政权还是继承小明王这一系统,所有明教徒都是一家人,应该团结在一起,共享荣华富贵。
第第二是为了告诉人们“明王”在此,不必痴心妄想,再搞这一套花样子。
第三是为了使人民安心,本本分分地来享受“明王”治理下的和平合理的生活秩序。
就儒生方面来说,固然是和明教无渊源的,和红巾军处于敌对地位,用尽心机,劝诱朱元璋背叛明教,遗弃红巾军,暗杀小明王,另建新朝代。
可是,对于这一国号,却用了儒家的看法去解释。“明”是光亮的意思,是火,分开是日和月,古礼有祀“大明”朝“日”夕“月”的说法,千百年来“大明”和日月都算是朝廷的正祀,无论是列作郊祭或特祭,都为历代皇家所看重,儒生所乐于讨论的。
而且,新朝是起于南方的,和以前各朝从北方起事平定南方的恰好相反。
再拿阴阳五行之说来推论,南方为火,为阳,神是祝融,颜色赤,北方是水,属阴,神是玄冥,颜色黑,元朝建都北平,起自更北的蒙古大漠,那么,以火制水,以阳消阴,以明克暗,不是正合适吗?
再说,历史的宫殿名称有大明宫、大明殿,古神话里,“朱明”一词把国姓和国号联系在一起尤为巧妙。
因此,儒生这一系统也赞成用这一国号。
可见,同意使用大明这一国号,也是出自于不同的思想。
一些人是从明教教义,而另一些人则是从儒家的经说,因而使得他们最终都认为这是最合适的称号。
10天之前还是连日的雨雪交加,可是到了正月初四,忽然云开雪停了。
这天一大早,只见整个天空都被朝霞染得通红。北风匿迹,树梢轻摇,近半个月的冷风阴霾一扫而空,一轮红日喷薄而出。
新修的皇城和铺雪毡的大地,到处蒙了一层吉祥的金黄色,使节日里的都城显得分外辉煌灼目。
朱元璋梦寐以求的盛大节日终于到来了,应天城沉浸在欢乐吉祥的气氛之中。
家家张灯结彩、清扫门庭。千年古都金陵要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皇帝登基大典。
时辰已到,祭仪开始。首先是柴祭迎神。朱元璋焚香后,率众臣集体叩拜,然后宣读祭天祝文。
祝文宣读完毕,朱元璋率众臣饮祭酒、吃祭肉。然后进入送神阶段:坛燃起大火,将玉帛埋于地下。
朱元璋率众臣一齐跪到地,仰望长天,注目送神。至此,祭天仪式宣告结束。
其次便是皇帝即位的时刻,只听李善长率领文武百官,向北跪拜,齐声呼喊:“恭请大明皇帝升座。”
这时,只见朱元璋换绣有日月山川图案的衮服,头戴平顶冠冕,迈着方步从后面缓缓走了出来。
朱元璋来到祭坛中央,在大红飞金龙椅款款落了座,他俯视跪在地的文武百官,神色庄严。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