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守戒律,目的是为了得闻佛法,靠近佛法,领悟佛法,而不是让戒律成为枷锁,束缚自身,一旦成为了枷锁,着了魔,戒律就不再是工具,而成了魔障。
戒律当然要遵守,但并不是刻板地遵守,机械地执行。
犯戒后的种种惩罚,也不是告诫人们不得犯戒,而是为了告诉世人,戒律可以犯,重点在于因为什么。
除了犯戒,还有一种说法叫舍戒,更能直观地说明这种观点。
相较于这两者,更严重的是破戒。
犯戒有处罚,舍戒后有忏悔,忏悔与处罚,都是让犯戒、舍戒之人明悟自己是在特殊情况下不得不如此行事。而破戒,与这两者完全不同。
破戒就是完全破除戒体了,是还没有明悟戒体存在的目的及原因的情况下,主动破除戒体,是修行不到的表现。【注1】
随缘明悟了老住持的意思,起身恭敬地施礼。
老住持微笑着点了点头。
二人相视一笑,起身去吃早饭了。
放下了对戒律的执着,只感觉一身轻松,通体舒畅,隐约间,随缘感觉自己的修为似乎又有了精进。放下了这份执着,他发现自己反而能更好的持戒了。以前对他来说要时时提醒自己,经常反省自身,要小心翼翼行事,到了现在,这些包袱通通被他丢掉,他反而能更好的注意这些。
不用小心翼翼地走路,以防伤到蝼蚁,他也能自如地避开。
不用反复注意时间,以防错过时间,当时间到了,他自然而然地就去做了。
这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他似乎没什么变化,他的行为看上去也没有什么变化,但他确确实实是有所变化了。
以前是被动地提醒自己,等待着什么时辰到来,然后做什么事儿。
现在是主动去做,当他想要做早课,一看时间,哟,正好到了做早课的时候。当他想要吃饭,一看时间,正好到了要吃饭的时候。
这与习惯成自然还有所不同,习惯成自然,终究还是被动地被推着执行,而现在,随缘的状态是主动地去做,只是恰好做的时间点符合戒律要求。
至于小渔村的事情,随缘已经放下了。
放下并不是不闻不问,也不是认为自己的行为就是完全正确的,问心无愧。
放下,是正视了自己的行为,坦然的接受了自己行为带来的果报。
不仅仅是小渔村,包括他所有的行为,他坦然接受行为带来的果报。
两人来到饭堂,恰好三藏也在。
几日不见师父,三藏一直很担心,如今终于见到,小家伙儿当下顾不得食不能言的规矩了,扔下碗筷从凳子上跳了下来,一溜烟地冲进了师父的怀里。
“师父!想死我了。”
随缘抱住三藏,拍了拍他的后背,报以微笑。
………………………………………………………………
吃过饭,随缘返回房间,将自己浑身上下清理了一遍,又拿出一件袈裟穿上,这才走出来。
此时的随缘依旧身材消瘦,皮包骨头,整个人看起来却没有丝毫的颓废与邋遢,反而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