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小镇(1 / 1)腻腻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镇

赵雷的《成都》里“分别总是在九月,回忆是思念的愁,在那座阴雨的小城里”像它。毛不易的《平凡的一天》里“小店门口传来好听的恋曲,不用太久就能走到目的地,人来人往里满是善意,一切都柔软又宁静”像它。尤长靖的《一颗星的夜》“所有付出换我梦中的路,所有付出换我自由的路,当我跨过冰川和火焰,跨过流言,许多成长就在一瞬间”是我对它的记忆。

早起,从前的一个小学妹写了主题为描写家乡的征文,邀我帮她看看。看着她对故乡的描写,勾起我对小镇的回忆,我想起了那里连绵的大雾,清晨草地上的露珠,我忽然发现,在我已有的生命历程里,小镇是最大的比重,此前种种都和小镇息息相关。无论是外婆,慕贞同学,萝卜,林老师,都是小镇上的人,小镇里的故事。我在那里生活了很久,我应该写写我的小镇。

很久没去小镇了,不知道我喜欢的那家桂林米粉店是不是还开着。那时候念初中,外婆和小姨还和我一起住的时候,我就会周末出去偶尔吃一次。后来我自己住,常常吃饭就在那里解决。我经常点桂林米粉加火腿,去的次数多,每次又点一样的东西,老板都记得我了。一个大大厚实的瓷碗,双手捧着刚出锅的粉,手心是刚好不烫,可靠的温度。Q弹爽滑的米粉很弹牙,香浓的汤,两片翠绿的生菜,酸酸嚼起来却嘎吱嘎吱的酸豆角,炸的外皮稍焦的花生米,还有师傅斜刀切的火腿,照顾一些人口味,另外装的酸笋。它也许只是很普通的一碗桂林米粉,甚至说不上正宗。但是真的很神奇,它无数次征服我的味蕾。最喜欢那家桂林米粉的时候,我是可以一出锅不嫌烫嘴的就吃起来,最后连汤也喝完。

我记得有一个冬天的下午,是平常普通的上课日,我在下午放学后忽然很想很想吃桂林米粉,问了一圈同学,还是没有人愿意和我一起去,最后决定自己去。我记得我迎着风骑着自行车,穿过熙熙攘攘的街道,穿过每个要买菜回家的人的身旁,来到桂林米粉小店的门口,我记得天很冷,小店的玻璃门只开了一点点,我推门进去,在这样的南方的冬天里,我看到自己呼吸的温热在冰冷的空气里变成一团白雾,隔着袜子和鞋子,我感觉到自己冰冷的脚,两只冰冷的手捂着,摩擦出艰难的温度。我坐在小店的桌子上,期待那份温暖和美味的降临,那时我是无比幸福的,因为我知道心心念念的东西,离我很近。端到桌子上的米粉,一下子温暖了冰冷的手,米粉和汤下肚,又温暖了胃,吃饱了的幸福感,又温暖了心。总之我吃到最后几乎是冒着汗,酣畅淋漓。吃罢又乘着风离去,还要赶晚上的晚自习,身体和心却是暖的了,你看,这就是一碗桂林米粉的力量。我记得临去高中时,去店里吃桂林米粉,告诉老板我毕业了,要去市里读书了,以后可能就很少来吃粉了,一个说不上道别的道别。后来高中放假回家的时候偶尔也去,只是老板似乎已经对我毫无印象了。

街角那家串串小摊很久没有开了,我在的时候,它就已经不开了。摆摊的是一个阿姨,她的串串店很简陋,就是很简单的支个锅,我喜欢那里,不是因为她的串串,是因为她的油条。我喜欢刚刚炸熟的油条,就是那种刚刚下锅,炸熟,油条还是接近白色,并且软趴趴,捞出来立着控油却会折下去那种,这样的油条没有丝毫的酥脆,却一口咬下去满是面粉的清香,是一种不知道如何形容却让人着迷的味道,那个小摊的阿姨满足我的要求,每次去买油条,她都现炸一条这样的给我。

在市场的深处有一对夫妻开的包子铺,他们是北方人,店开在市场的里面,我也爱他们家的包子铺。蒸好的包子在保温的一个柜里,这个柜子四周有立栏,是不锈钢的,像一个打开一面的长方体,打开的那一面就放着包子,包子上面盖一层洁白的棉布,去买包子的人,掀开棉布,先是温热的雾气,然后是热气腾腾的包子按照不同的馅料摆放着。柜子的两盘还立着层层叠起的蒸笼,垒起来比人高很多,里面蒸着还没有熟的包子。刚出锅的玉米馒头,松软有嚼劲,是开着十字花刀的样子,颜色是诱人金黄,咬一口下去,蓬松的包子被牙齿咬合到了一起,牙齿松开,又慢慢弹回原来的样子。红豆馅的甜度刚刚好,可以分辨出红豆的豆皮,馅料里是满满真心实意的红豆,软糯香甜。包子一块钱两个,价格亲民。配上市场门口同学妈妈卖的豆浆,就是一个无比美好的早晨。

奶茶店最喜欢两个漂亮小姐姐开的那家,初中的时候喝的最多就是烧仙草了,那时候奶茶的价格还很便宜,好像烧仙草也才3元一份,花生米葡萄干,凉粉红豆,椰果珍珠还有奶茶。却也依然是“轻奢品”

一个人在哪里生活久了,就摸清楚了美味都在哪里。小镇藏在街头巷尾的美食,外地来的人很难得知。其实小镇也算名声在外,菠萝的海,每次我一和别人说起县城的名字,别人就会恍然大悟的说,哦,菠萝的海,我就会固执的解释一下,菠萝的海在小镇,小镇的名字是曲界,菠萝的海不在县城。其实也是不必要的解释,小镇本来就属于县城,只是我想让它拥有姓名。小镇的出的菠萝香气扑鼻,汁水丰富香甜,果肉有入口不留渣的特点,我想这个也许和小镇每年九,十月份的大雾有关吧,却也无从考证。

我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小镇人,我的户口不在那里,但是我这个人,却真真实实的侵染,烙印着小镇的痕迹。

那里有我熟悉的一切,我的快乐无忧无虑的童年,我的奋斗努力一心向前的沉默岁月,我的亲爱的朋友们,我和外婆小姨一起生活的日子,我的孤独与耀眼,我的藏在街头巷尾的一切美好,我的小镇。

初中毕业后,小姨调职,离开了小镇,这意味着我回小镇的落脚点不在了,从此我便只是路过小镇了,或是有时候去找好友们相聚。

像李志的《关于郑州的记忆》里“多少次路过这城市,一个人悄悄的想起从前,似是而非或是世事可畏”

也像诗里说的,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