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二七年六月的农忙时节,甘河子的尼姑庵前人山人海。众乡亲放下手头繁重而紧张的农活,汇集在庵前空地上。对于这贫瘠的东塬百姓而言,这一天即将诞生一个新生事物,或者说这一天发生的变故将永世流芳——尼姑庵要改头换面开办学堂。
这一帮在旧社会做牛做马祖祖辈辈被压迫着的农奴觉醒了,睁眼瞎的时代显然要划上一个鲜红的句号。从而再诞生出一种全新的反抗斗志,先生说那叫信仰。信仰的力量亘古不变逾四海破天荒!
门楼上红布遮盖着的匾额格外显眼,偏房光秃秃的墙壁上,族长连夜派人刷上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雪白的大字一行。门楼两边围墙显眼处一边是“正心、修身、齐家”一边是“治国、平天下。”一切遵照先生指示。
现在鞭炮、锣鼓队已经准备就绪,族长黄肃廉穿着端庄满脸严肃的正领了一群望族乡绅登上了戏台,靠前的位置上早已摆放好祠堂里那一把红木雕花太师椅。众乡绅簇拥着,在后面列队整齐。
戏台下嘈杂着的黑压压的人群瞬即停止喧哗,规规矩矩的抬头挺胸站好身子。连那最不老实的牛老二也不敢再走动,紧闭双嘴不再作声。
九爷同那怀玉先生挽着手相携着站到最前排,冲了台下人群作了揖打了招呼。众人站定,场面鸦雀无声。族长黄肃廉向九爷点头示意,九爷身子骨硬朗担当了司仪。一抬头见那东方日头上扬,晴空万里白云飘荡。拉长声音道:
“吉时已到!”
台下众人眼睛齐刷刷的聚集到戏台上。
“拜!”
众人作揖鞠躬。
“跪拜天地!”
除九爷及前排十几个披挂大红花的娃娃外,台上台下带着虔诚跪倒一片。
“起!”
起立。
“拜!”
众人再作揖躬身。
九爷礼让着怀玉先生在那红木雕花太师椅上坐定。一转身扯开嗓门道:
“跪!”
披了红花的娃娃儿纷纷跪下,满仓、知娃跪在正中央。
“行拜师礼!”
“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
“礼成!”瞬即人群骚动起来,锣鼓齐奏,震耳欲聋。
“水寿学堂”四个耀眼的大字,在族长黄肃廉扯开红布的那一瞬间,迎着灿烂的朝阳熠熠生辉光芒万丈。
众人欢呼着,雀跃着。从此以后,娃娃们再也不会像前辈们一样一辈子做个睁眼瞎堙没在这黄土滩里,整日守护着猪狗牛羊。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啊......
娃娃们的第一堂课坐在上殿里,没有书本以及笔墨纸砚。书桌用的是祠堂里的仙桌以及庵里摆放贡品用的案台。先生的第一堂课讲的是《孟子的《尽心章句上。内容也只两句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村里老人回忆,先生那天措辞严厉。旁听的村民都不敢作声,在不断的呵斥声中,有几个不守规矩的娃娃儿憋着眼泪都不敢哭出声来。呵斥声充斥在这庙堂里扫走了多年蒙蔽在乡亲们身心上的无知和愚昧。从那天后娃娃们不再上树掏鸟窝,懒汉们也都一反常态早早的下地做起了农活......因为先生他们知道,没有信仰的灵魂就是行尸走肉,一辈子必然会被恶鬼一样的穷困潦倒缠绕压迫着翻不了身,你藏不住也躲不了!
“那怎么办呢?”娃娃们不懂,旁听的人群却早已开始了骚动。
“穷则思变: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怀玉先生捋着胡须在那庙堂里急匆匆的踱着步子,接着道:“周文王姬昌早都给出了答案,这人啊,要是到了穷困潦倒艰难到无路可走的时候,就要想方设法的去寻找出路,改变现状。”
周文王陕西祁山县人,戏文唱到动情处,乡党门口口声声相传的老乡。谁人不知谁人又不晓呢!
秦腔《三十六哭唱词写道:
先行将啊,自从把先行将为国丧命,无一日不哭三五声。
王好比轩辕黄帝哭仓圣,
又好比尧舜哭众生。
禹王也曾哭水浑,
夏桀王又哭关龙逢。
商汤王哭的老伊尹,
纣王天子哭商容。
周文王哭的伯邑考,
周武王又哭姜太公。
成王哭的周公旦,
康王也曾哭召公。
郑庄公哭的考叔颍,
齐王又哭老晏婴。
赵王哭的廉颇勇,
魏王又哭孙伯灵。
吴夫差哭的名辅将,
哭王翦本是秦子婴。
吴广哭的是陈胜,
霸王乌江岸边哭范增。
汉高祖被困荥阳哭纪信,
文帝痛哭周勃老陈平。
汉武帝哭的霍去病,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