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台上,燕王还放置了几千两的黄金,送给那些贤士,后来这座高台便成了著名的“黄金台”。
燕昭王花了那么多人力物力诚心纳贤,所以这个故事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有大批贤德的人闻讯而来。一时之间,有士争凑燕的说法。
庞煖和乐毅也是因为这个事情,而有了去燕国的打算。毕竟像他们这样的人,是不甘于平凡的。
战国时期,各国国君为了在大动荡中保持和发展自己的势力,都以“礼贤下士”的姿态招揽人才,成为一代风尚。
这时的士,是社会上的一股特殊势力。他们虽然出身不同,但都具有如下的共同特点:他们在政治上都有较强的进取心,只要有崭露头角的机会,就会毫不犹豫地去奋斗。
庞煖和乐毅都是这一类士人。他们刻苦学习文化知识,熟悉当时形势,敏锐精审,长于谋略,处事果断,敢于担负革新政治、经济、军事和处理外交政策的重任。
但在同时他们也不受国家、宗族、经济地位的限制,无论走到哪一国,都可能受到礼遇,得到高官厚禄。在哪里能够得到重用,他们就去哪里。
其实没有所谓的忠诚,也没有所谓的爱国。一切只是利益交换,而且很多人都把这种利益交换视作常态。这大概也是当时很多人感叹人心不古的原因。
但是姬灵人却很喜欢这个时代的特点,这倒是有点像是后世的职场。老板给的待遇不高,薪水太低,没有发展前景,员工转身就跳槽。这逼得老板们纷纷想方设法提高待遇,留住人才。
所以各国诸侯才有了大规模养士,和重视士人,任用贤能的举措。
因为这个战乱纷起,动荡的世界,给了这些士人最好的展现舞台。
几个人商量好了之后一起出发,继续上路。姬灵人本来是要返回齐国的,但也可以在燕国转一圈再回去。相比他原来的路线,只是多了好几天路程而已。
李彤倒是也没有表示反对,他受了平原君赵胜的嘱托,必须安全把姬灵人送回稷下学宫。
墨家子弟向来信守承诺,无论姬灵人作何决断,他们都是会把他安全送回去的。
这一天他们几人一起来到了燕国境内。乐毅指着前面的道路,“穿过了这一条山道,就能来到沂水之滨。再有大半天的路程,我们应该就能看到传说中的燕王黄金台了。”
“黄金台恐怕并非是黄金所筑吧?”姬灵人忍不住道。“以燕国的国力,即便是倾国库之黄金,也未必构筑成黄金之台吧?”
“这是自然。黄金台之所以得名,是因为燕王曾在台上悬数千黄金,以求贤能。故而得名黄金台。
这黄金台与其说是储存黄金的,不如说是储存人才的。”庞煖坐在马上悠然道。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