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无不感念李崇文的孝心,他的身世大家都有所耳闻,是一个名为老好叔的乞丐所救。
刚来京城的时候,也是拜托过许多人。自香皂工厂被刘李二人定为皇家御用之后,绑架他好叔的主簿张登就像消失了一样。
李崇文这是向各位大佬们宣告自己退出京城商界,这是一种友善的示好,如今红河公司在京城逐渐收缩,这是大家都非常乐意看到的。
年轻人知道水深,知难而退是好事,兵部尚书张大人是老相识了,告知李崇文把京商商会的会长让出来,什么要求?只要不过分,那边不会亏待你。
伟大的主席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无论是现在商人低贱的地位,还是即将到来乱世。
你即便是大明首富又如何?更容易成为各方势力任人拿捏的取款机,没有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拿什么保护自己和想要保护的人。
李崇文的意思也很清晰,退出可以,一个会长兑一个千户,两个副会长兑两个副千户。
拿整个京商商会的话语权,换一个毛都没有的千户卫所编制。
适逢西北民乱四起,大量军户逃亡,或叛入举旗造反的捻子。许多边防的卫所已经名存实亡。
这个要求确实不过分,如今的大明卫所已经烂到根了,一个千户所,实辖不过三四百老弱。
当官的个个靠着吃空饷,底层士兵的饷银也是一拖三四年,好不容易争取到一些,上头分完,下面连影子都看不着。
张凤翔执掌兵部尚书,哪有坑害自己贤侄的道理,再说大明卫所传承百年,能做到千户位子上的,没几个能随便动的。
除非是那些靠近边界名存实亡的卫所,可那些地方太过危险,鞑子年年寇边。
李崇文知道张大人是想劝自己好好经商,不过李崇文拿出耐旱高产的番种,大义凛然的说道,西北民乱,皆有灾荒引起。
若是将这几样番种成功推广,百姓们有了吃的,民乱自然而然就不会再起。
再者西北旱灾,大家都逃荒去了,张大人所说的卫所十室九空,那更说明有数不尽的无主之地。
等于不要钱的地,不要给工钱的佃户,虽说危险是危险了点,架不住成本低利润高。
一个千户所而已,试试又何妨?
诚如李崇文所言,西北,特别是甘陕一带,还有着许多早已废弃的千户所,虽然废弃了,但兵部这边还挂着编制领空饷。
李崇文答应不问兵部要一分银子的钱粮,只要他在附近圈下的地,都属于千户所所有,这便足够了。
这么懂事的贤侄,不要钱粮军饷,还有什么理由不给,再说,那边对京商商会可是开出了厚重的筹码。
李崇文也不懂军事,便说寻一处靠近水源好开荒的位置,作为兵部尚书,暗下松了口气,果然是商人做派。
卫所乃大明边防军事之根本,若是李崇文指定某处,相反不仅让人为难,更让作为兵部尚书的张大人生疑。
虽然他相信李崇文不可能是鞑子的内应,卫所再糜烂不堪,那也是大明的卫所。
恰如李崇文说的,他就是图那些不要钱的地去的,这反而是好事,卫所本就是军屯所在,你不怕死,种地的人越多越好。
最终张大人选定了沦为弃城的榆林卫归德堡,这里前有榆林卫,后有无定河,沿无定河下去便是米脂县。
即靠近水源,也不像其他的军屯完全露于鞑子的铁蹄游猎范围。
虽说近几年军屯遭到破坏,军户们跑了大半,至少还有那么几十户人家,不至于啥都没有。
大明一共有五百多个卫所,每个卫所五个千户,说是千户所,实际上大半都是靠吃空饷,军户们也大多数是给将领们种地维生。
不过李崇文还是很感激张大人,不必多说,张大人自会书信榆林卫指挥使,李崇文回到李府,便把伍胜、项安、林鹤三人叫来。
由伍胜领千户,其余两人领副千户之职,分批把训教好的特战队特勤队一千人带到归德堡。
到了那里,便是老鹰出了铁笼,打造兵器,购买战马,不要求打仗立功。
军队编制落实了,跑马圈地才是最重要的,咱们是商人,公司的利益第一。
京城这边木宽之会滞留一段时间,以商队的名义,将京城囤积的物资运到归德堡。
铁匠,番种,农具,甚至研究所也会派一帮毕业的中学生过去。
终于能有自己的一方小天地,李崇文感叹,好在自己知道草原上的鞑子也是强弩之末。
只要自己足够硬,草原上的鞑子也不敢随便欺负,天子脚下,干什么都得小心翼翼,到了归德堡天高皇帝远的地方。
先偷偷摸摸练个几万精兵,以红河搜刮大明王朝的财富,我李崇文就不信了,搞不成一支护卫自己周全的铁军。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