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打点野物卖毛皮换点银子买棉花织布就不会没有衣服穿。看病更简单,如果付不起诊金或者药费。病人家属就会与医生签协议,组织家里的青壮去山林里挖药材还给医生。这个时候的清朝除了打败仗丢了香港,在广州一带有少量西医外。整个大清朝别的地方找不到西医,看病还是中医。
这里天寒地冻一年就种一茬庄稼,大部分时间闲着唠嗑猫冬。商业不发达没有那么多小工让你干挣银子。朝廷怕挖断龙脉不允许东北开矿,也就没有工业。小作坊更不会雇请劳力帮工,自己家人帮忙就行了。
这是典型的小农经济,而中国就是小农经济社会。忭峰认为汉民族在东北定是受欺压告状无门。但现实是,这里的汉族人社会地位比满族人高。
因为多少有点社会地位的满族人都跑关内享福去了,没有社会地位但与有地位的满族人有亲戚关系的也沾光跑关内享福去了。
留下的都是普通满族人。而留在东北的汉族人是汉军旗的人,或者与汉军旗有关系的人,所以,他们的社会地位就比普通满族人高,而有文化的汉族人社会地位则更高了,怎么会被人欺负?
东北少数民族不多,在黑龙江主要是鄂伦春族。他们现在不叫鄂伦春族,而是叫索伦部和打牲部。属于归附清朝的部落,少部分人开始农耕驯鹿。索伦部主要在外兴安岭一带,打牲部主要在吉林小兴安岭一带以打猎进贡为生。
另外还有达斡尔族,他们大部分在蒙古。黑龙江呼玛一带有少部分,他们以游牧为主。还有鄂温克族和赫哲族、朝鲜族。鄂温克族主要在大兴安岭一带,打猎卖毛皮为生。赫哲族和朝鲜族主要在吉林,黑龙江牛满一带也有。他们以打鱼农耕为生。
这些少数民族在东北或者黑龙江是社会地位最低的。他们与其它民族来往很少。汉族、满族也看不起他们。认为他们是土包子、尚未开化。当然还有蒙古族,他们人少,主要是汉军旗在战争中收编的。
民团招兵时那么顺利,不是他们有多少爱国之心。更不是生活过不去找碗饭吃。一是当兵机会少,朝廷招兵是以满族人为主。有文化的汉人有点机会,没有文化的汉人或者其它民族的就别想了。
因为朝廷招的兵待遇很好,最普通的兵待遇也比九品官高。这是朝廷给满族的优待,别人是妄想。二是民团说清楚了,农闲练兵,农忙务农。农闲能挣银子,农忙回家干活,两头都不耽误,这种好事哪里找?
当兵的都是这种心态怎么打仗?打起来不说多,死个二三人,伤个七八人你看他们会不会全跑光?抚恤再多,有命金贵?只有那些活不下去的或者有野心想光宗耀祖的不怕死敢打外,其它的就不用提了。
天快黑了部队才到达汇合点。香梅、寒梅把两个满编的特战小队,和一个只有18人缺额甚多的特战小队也带来了。另外,还有满编的直属一连和180人不满编的直属二连。整个东山兵营就剩下香芯和寒芯8个丫头及各部门人员。
老套路。首先,张敬泰安排自己两个侦查小组4个人为主,配上东山的4人为辅抵近侦查。摸清敌人布防情况再说。
展开东山自己制作的地图看了起来。这个地图忭峰有一份,是上次腊梅带回的。忭峰早就看过,知道地图上有两个俄国人据点。
现在准备打的据点是上面大的那个,下面那个小据点没有打。所以,东山的部队是绕路过来的,但这个地图张敬泰没有看过。不是忭峰想隐瞒什么,也不是想考教张敬泰,而是觉得没必要。
看了地图,张敬泰自然明白少爷为什么先打北面大据点,而不打南面小据点。没有这点眼光,张敬泰上两次战役那是白打了。果然,张敬泰看完地图就问起谁侦查南面小据点的,把人喊来就问起南面小据点的敌情。
把自己两个副中队长及腊梅、香梅、寒梅、小队长、连长十几个领导都叫来开会讨论怎么打。方案是,今天晚上两个据点都拔掉,北面怎么打要等侦查人员回来再讨论细节怎么打。南面要马上派人去抵近侦查,这样可以节省时间。
方案上报少爷,忭峰点头。东山来的小队长问为什么不先打掉南面的小据点,他们可是绕了不少路才到这里的。忭峰不说话,张敬泰解释说这是先切断敌人后路,万一走漏消息。南面之敌也只能往北面跑,他们不敢南下,南下是大清朝腹地,他们不会送死。
南下侦查人员派出去了,北面抵近侦查的人员也回来啦。敌情汇报后,张敬泰兴奋的搓着手,说这样的布防情况和我们第一次战役第二场是一样的。不同的地方是这次可以一锅端,没有第三场了。
众人同意。香梅她们会同意是因为她们看了特战队三战三捷的总结报告,她们不敢打北面之敌是感觉自己兵力太少。特战队可是有6个小队近300人,自己这边才二个半特战小队,差的太远。
虽然自己这边有一个半连,总人数比特战队多很多。但是战力与特战队不能比,她们只想打南面之敌。觉得打下南面还是可以的是有把握的。但少爷的三条要求太刻薄了,她们商量半天没有把握,只好放弃。
这次张敬泰没有按照第一次战役第二场的打法来。而是提出了新的打法,敌人6个防御哨兵打死一个活捉5个。
张敬泰到达汇合点后就见了自己的侦查人员。特意问了有无可以审讯的地方,侦查人员告诉他离这不远就有山洞。他们白天就是躲在那里。张敬泰就特别安排女兵连懂俄语的人去布置了。
第二次战役结束忭峰就问张敬泰。这次要是没有冬梅跟着,他怎么活捉敌人审问情报。张敬泰说可以打昏敌人,忭峰又问是打昏快还是迷香快?
忭峰解释说不是点燃迷香。而是把迷香弄成碎末,涂在手套上捂住敌人的口鼻。经过多次实验效果很好。这也是张敬泰提出,活捉5个打死一个的底气所在。打昏对方,对于会功夫的人来说是可以的。只是力量不好掌握。特别是冬天,穿的衣服厚更不好掌控,重了可能被打死,轻了敌人就会喊叫。
迷香就不同,迷香是我们自己医院做的。特战队有的是。香梅她们不解,张敬泰就解释了一下,众人都恍然大悟连连赞叹。直夸张敬泰点子多方法妙,张敬泰脸红不好意思道,这是少爷的主意。自己就是让人假扮敌人哨兵实验了几次,效果不错。
侦查员回来报告说敌人换岗哨了,张敬泰目视少爷,忭峰点头,张敬泰立即下令第一阶段攻击开始。
不大一会儿功夫,战士们抬着5个被活捉的敌人向山洞奔去。这次是香梅和寒梅主持审讯,腊梅旁观。审讯结束,敌情一目了然。
张敬泰、李振海、蔡明恩、腊梅及6个小队长都是轻车熟路。安排各个攻击路线、范围、方式、目标清晰明确。被解救人员的登记、安抚,物资、财物、枪支、弹药的收缴,俘虏的安置监管等等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由于会写字的人少,为了加快登记速度,忭峰特意制作了许多表格,他们往里面填写内容即可。
这次侦查第一次出现了大纰漏。原来判断是淘金,敌人不会超过100人,忭峰自己也是这么估算的。事实上这伙敌人是由6股俄国人汇集而成的,其中两股是主力。
一股是从堪察加撤回来的,实际上这是一股逃兵,有近300人。有许多中下级军官认为俄国东西方向距离太长,不方便调兵,主张东缩南下;
另一股是从雅库茨克东进碰上的,他们有200人。看见这么多人从东边回来,他们也不想东进了。商量后决定南下,又汇集4小股达到了600余人。
他们都听说外兴安岭以南有许多黄金可以挖。这是俄国人故意散布的消息为以后南下侵略清朝做的准备。进入外兴安岭与索伦部打了几仗,他们还没有看见一两黄金就死了几十个。剩余589人,抓了600多人,抢了大批粮食和牛马羊鹿群。感觉划不来,就摆脱索伦部渡过乌第河南下。渡过西里木第河。在一个河沟里发现了黄金,顺着黄金小河找到了洞口。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