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63章 瘟疫与弘阳教(2 / 2)北约安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那青年冷笑一声,说道:“他是救了不少人,可都是些富豪乡绅,达官贵人。我远房堂叔为了救他女儿,因为没有金银孝敬,在他道观门下跪了一天一夜,哪怕石头人都要被感动。却不想被他手下门人一顿乱棒,打了出去,呵斥他阻了府君上山求符的路。”

那壮汉沉吟了半晌,才说道:“……许是那仙符难制,要些答谢也是应该的。”

那青年驳道:“那王仙姑的药就不是钱么?人家怎么分文不收,只是周济灾民呢?”

壮汉骂道:“凌仙人符箓化的圣水,那也是免费泼洒,你怎么不提?”

那青年还嘴道:“可不少人都说那水没什么用……”

壮汉气得拿杖去打他,斥道:“你若觉得没用,还巴巴的跑去干什么,不如即刻回家去吧。”

那青年含泪说道:“若是还有别的法子,我何苦去求人呢?”

赫伦听他们争论,连忙详细打听。这才知道,两人口中所说的凌仙人,是弘阳教的师叔凌云霄。而那王仙姑,则是城中大户宋家的儿媳王海珍。听那青年所述,凌云霄道法高强,其所画的避瘟符可保病邪不侵,家宅平安。良医难治之人,他也能做法驱疫,起死回生。只是他每次散符施法,都索要大额酬金,富实人家尚能负担,平头百姓倾家荡产也求不来一张符箓。只能每只能每日跪在赞皇县城门前,等着道长以符箓圣水泼洒驱邪。

只是那符箓圣水,众口评价不一,有人说沾了百病不侵,有人说毫无效用,也有人说须得有缘之人,才能生效。

宋家儿媳王海珍居于深闺之内,本来籍籍无名。因见百姓涂炭,便毅然开办医馆,广施丹药。来者无论贵贱,一律免费救治。她的针灸丹药也颇见灵效,虽不能将每一个病人都药到病除,却也治好了不少人。故而一时之间,凌云霄和王海珍便成了赞皇县的救星。四面八方的乡民只要能走,都往县城聚去,想着或许与凌仙人投缘,他老人家说不定大发慈悲,便赏了自己一张保家的符箓。再不济,就去王仙姑的医馆,至少比起寻常医师,更多了几分希望。

赫伦听罢,默不作声。

金潇问道:“赫大哥,你怎么了?”

赫伦道:“没怎么了!我们走吧!”随着人流慢慢前行。

所谓弘阳教,系一支崛起于明末的民间秘密教派,是白莲教的重要分支之一,流传广布,教势甚鉅,明清时期其对底层社会的民众颇具影响力。该教原名弘阳教,至清乾隆时期,为避乾隆皇帝名弘历之讳,官方档案与方志中将其改写为红阳教。该教支派甚多,故其教名别称洪阳教、混沌教、混元红阳教、白阳教、青阳教、龙天会、荣华会、收元教、混元门教、混元教等。

其创教祖师为飘高祖,俗名韩太湖,号宏阳,直隶广平府曲周县人。韩太湖生于明穆宗隆庆4年(1570),幼年时曾经旱灾,独自逃亡,饱受艰辛之余则至河南、江苏徐州等地拜师求道。他于19岁时皈依佛门为僧,并在太虎山打坐三年,苦功修行。万历22年(1594),他悟道后即正式开宗立教,广收徒弟。翌年,他进京传教,藉由结交权贵(诸如皇亲国戚、宦官等人物)以发展其教派势力。经卷中即提及他「二十六岁上京城,也是佛法有应,先投**府,转送石府宅中,定府护持大兴隆,天下春雷响动。御马监程公、内经厂石公、盔甲厂张公三位护法同赞」,说明了朝廷中几位具有势力的太监曾鼎力支持红阳教的兴盛。但正当其教派兴起之际,他却于万历26年(1598)因病早逝,死时年仅29岁。

弘阳教自万历22年( 1594)创教至崇祯17年(1644)明亡的50年间,经由韩太湖及门徒的积极传教,教势已在京师、北直隶、山西一带有了基础,尤其是京畿北直隶地区因韩太湖不断向具权势的上层人士传教,此地乃成为该教一贯的传播重镇。以至于明朝宫内大档刘若愚所著的《酌中志·内府衙门职掌》:“神庙初欲选宫女数十人,令习元教为女道士。”其中的元教就是弘阳教。可见其影响力深远。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