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一章 玉石之路(下)(2 / 2)单问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好刺激啊,听得我都热血沸腾了。”张凯的话听着很激动,但语气却很平缓。

“我们自顾自地跑去海州,要不要事先跟陈芳说一说,祭司们是否会同意。不同意的话,我们私自前往,人家还以为我们去投敌了。

再则,我发现这一带,也就是震洲这个堡垒比较安全。我们一旦脱离了震洲的保护,进入海州之境,万一被海州之民抓了怎么办?你是准备投降还是死战到底?

我听说海州之民没有留俘虏的习惯。除非你有一技之长。你的一技之长是什么来着,种田?海州之民又不种田,留着你也没用啊!

而且,我们现在所在的震洲位于淡水区域。到了海州边境,那就要进入到大海之中。我们这些小舟并不适合在大风大浪的大海中前行,就是放在盐水里泡泡也不合适。我觉得我们还是等陈芳回来再说吧。”张凯的理由让人无力反驳。

待到陈芳夜晚归来,带回的祭司们商量结果,和何杰想法类似。计划要先派出一支先遣队,对海州的外围进行全方位的监测。

同时,征集良渚王国民间的造船力量,加上来自极寒之国的海舟技师们,集各国力量打造一支海上力量。造船的地址要严格保密,不容易被海州之民发现。

玉公主还提议建立一个联合情报系统,各种来自官方渠道的、黑市渠道的信息都第一时间汇总到情报院。情报院的具体地址尚无定论。

“搞了半天,你们的第一次联席会议就讨论出这么些结果?我估计没个十年八年的,这些计划都难以实现吧!”何杰有些不满。

“联合行动,从来就没有一帆风顺的。”陈芳叹了一口气。“我现在算是有点明白,为什么三国时期,那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是怎么被自己搞垮的。

你们看,每个王国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在经济上都是能自足自己的,商品贸易是锦上添花的事,而不是无法取代的。

所以有的祭司提出,海州之民虽然善于海战,但却缺乏攻城的手段。不如大家自建高墙,把海州之民挡在外面就可以了。

拿极寒之国来说,现在最有条件建海舟的就是他们。但是,极寒之国祭司们却认为,准备一场大海战所需耗费远远高于贸易所得。不如多修建一些专用贸易用舟,更轻巧、更快速,让海州之民追不上。即使追上了,这耗损比例也是可控的。“

“这和后来的海上马车夫荷兰人的想法差不多嘛。”张凯插了一句。

陈芳继续说道:“这东山之国和我们一样,直接面对海州之地。过去,他们对于抗击海州之民的愿望是迫切的。这次联合会晤,就是他们和我们共同发起的。

但是,近些年来,东山之国的地理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很多地方的海水正在退却,形成了一个个内湖和高坝。这实际上等于给东山之国修筑了一条自然防线。对他们来说,依托地形建一些海上长城,比建一支舰队要划算多了。

而重瞳蚕国,远在千里之外。即使和良渚王国贸易往来频繁,文化联系较深,但可选择的水路颇多,完全可以放弃海州之民侵扰的那几条大河水道。”

“这都是些什么人啊,怎么一点发展共同体的理念都没有。”何杰是更加不满了,“那大祭司是什么态度?”

“唉,其实就是我们良渚王国祭司院内部也是意见不统一。”陈芳有些无奈,“就拿震洲女祭司来说,她觉得震洲够安全了够繁荣了,不仅可以自保,还可以发兵去增援良渚王国的其他区域。但要是进入大海去支援其他国家的商队,则会得不偿失。

而大祭司自己,也在犹豫之中。毕竟,玉城的毁灭,对王国来说,是大伤元气了。这经过十几年的恢复,才有所好转。

但她又想恢复良渚王国对东面大海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没有一支强大的海洋舟队,是无法和海州之民抗衡的。”

“表面上,看起来是大家有雄心但没底气,人穷志短,马瘦毛长。但说到底,这是农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这看似发达的玉石之路,没有发展经济的驱动,是很难长久的。

不等到有亡国危险,或者说非开展贸易不能吃饱饭吃好饭,是很难指望大家同心协力的。”张凯一语道破天机。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