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灭六国后,分天下为九州,九州辖三十六郡,郡又辖县。一年有十个月,地方官吏进宫朝贺,皆在十月朔后。朝中衣服、旄旌、节旗都是黑色,数以六为吉,符和冠都是六寸,而舆也是六尺,步为六尺,驾乘六马。
泗水设置郡衙,因泗水穿郡而过,因此得名泗水郡,辖徐州、淮北、宿州,沛城等十六个县,郡中最高长官称郡守。
泗水岸边有亭,在沛城境内,亭长就是书中所说的中阳里刘太公的四子刘季,职能负责治安,缉捕盗贼,征用劳役、兵役,接待使者,传递朝廷文书,亭卒四人。
也就是说,泗水郡的郡衙,沛县的县衙,泗水亭的亭衙,三个单位都在泗水河流沿岸。
只不过,泗水郡的郡衙在泗水的东岸,沛县的县衙在泗水的西岸。
历史上所说的泗水亭,就在泗水的西岸,靠沛县县城东出二十里地,也就是泗水郡衙和沛县县衙的中间,所以,刘季经常在郡衙和县衙之间往来,传递郡和县之间的文书,郡守和县令这两个重要人物,他都要经常见面。
而之前提到的那个县令属官萧何,职位相当于县丞,县令比他官大一级,经常冷眼看他。
但是,萧何因为能力出众,工作出色,又在郡衙里兼职,是泗水郡的卒吏。
所以,当秦御史从咸阳到泗水郡来,考察郡里的事务时,看见萧何与其随员有条不紊的办理公务,于是,萧何被御史授与泗水郡卒史一职,顶头上司就是郡守。
县令因此又不得不对萧何小心翼翼,生怕惹火烧身。
因此,萧何不论在沛县县衙,或在泗水郡郡衙,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但论官职,他没有县令大,当然更不能与高高在上的郡守相比,只是说他在郡县两级之间,都属于非常重要的职位,不是一般官吏可以比较。
而泗水亭,刚好是萧何往来于县衙和郡衙之间,必经的一个休息场所。
刘季之所以和萧何交好,就是因为萧何经常到泗水亭来,不是闲坐喝茶,就是把盏聊天的缘故。
刘季是个好酒之人,只要萧何一来,不管什么时候,不论白天或者夜晚,公务或者休息,酒壶就提上来,叫亭卒随便弄些下酒菜,两个人就对饮起来。或者两个人到沛县刘季的外室曹氏的住处,让曹氏烧几个好菜,斟了酒,一喝就是一整天。
萧何一旦喝了两口酒,就开始抱怨县令和县衙诸多的不是,县令知他是郡里的卒史,也不敢得罪他,虽然知道他经常在背后抱怨县令这样不对,那样不对,甚至于谈论县令徇私枉法,行贿受贿之事,只求他说的话,不要传到近在咫尺的郡守耳朵里就好。好在萧何只是闲谈,并非要去郡守面前诉告。
有一次,秦御史专门从咸阳来,指明要把萧何升调到咸阳任更高的官职,萧何不知道什么缘故,竟然拒绝了。
升调一事被萧何婉言谢绝后,县令觉得萧何可不是一般的人物,估计萧何不肯去咸阳的原因,可能是看重了沛县县令这个位置,这一下,县令感到自己的官位岌岌可危,更加不敢得罪萧何这个人了。
至于萧何在别人面前,比如在刘季这种小亭长的人物面前,再怎么说县令的不是,县令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左边耳朵听,右边耳朵出,或者干脆装聋作哑。
不过,话一说多了,刘季也渐渐的讨厌起沛县的这个县令来,就是县尉手下的那些亭长们,也渐渐的,没有几个对县令有好感了。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