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8重提山阴故事(6)(1 / 1)北岩之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梁妈妈在得知儿子的行为后,也是气愤也是高兴的不得了,她也是喜欢林蓉喜欢得不行,有点像奶奶对石氏的态度,林家人一看,遮不住了,还好找了个举人,要是乡里农家娃,肯定要出大事了。就这样,两人很快就举办了婚礼,好歹孩子的事情掩盖下去了。

林荃后来想,林蓉估计也是受到姜媛的影响,姜媛与自己之间的毫无顾忌,实际上点燃了林蓉心中那把火,所以她才会去算计梁举人。

林家的子女中,林蓉算是极端早熟的一个,她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才十四岁,十三岁就把梁举人摁倒,梁举人比她大八岁,可见林蓉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绣花那一针一线的忍耐所锻炼出来的心智,是一般人所不能比的。

二人婚后,也是恩爱,梁舸的性格跟林瑾相似,不求闻达,但求小乐子,林蓉与梁舸从来没有红过脸,家里家外都是林蓉一人做主,两人生了九个孩子,无一夭折。而梁舸在林蓉的照顾下,活了九十岁,在这个时代,绝对是超高的年龄了。要知道,他两人去世后,他们的九个孩子,还在世的只有一个了。

梁舸天天腻着小肥猪一样的林蓉,更加无心科举,连进京会试都不去,天天恋着林蓉,一辈子做了个教书先生,好在举人的功名还是值钱的,生活很富裕。

林荃林荃忙着他关心他的墨窑,春节过后,油坊就不怎么有活了,有也是零星小活,大伯就在窑里帮忙,堂哥林莫林英跟着林荃一起捣鼓研究制墨工艺,转眼间,两批第一批墨汁通过骡马店已经送去一品斋一品阁,姜媛也发现可以通过骡马店来传输信件更便利,从此山阴到登州的骡马店开始另外一项营生,即做姜媛和林荃的信使,不过骡马店送信也不快太慢了,山阴到登州府最快要三天,慢的要六七天。

不过本来两人之间也没什么亲密话不断,姜媛在只是反馈下才子们对墨汁的反应后,随信也会写几首情诗让林荃看看,并期待林荃的诗抄,林荃也晓得意思,高度评价姜媛天赋后,偶尔抄几首绝世情诗作为回报。两人忽悠着对方的好感,但都是动动嘴,动动心,其它的就算了。

慢慢的二人成了诗友,定期通信,林荃也模仿着古人唐诗,自己作诗,感觉有点脱离老干部体了,当然只能是感觉。每次都被姜媛批的体无完肤,林荃腹诽,却又无可奈何,好处记得的诗歌多,不过最好自己做诗,得想个办法。

通信也可以检验骡马店这个交通体系下的信息传递速度,毕竟这个年代的通信大多依赖驿站,而驿站的胡乱要价让人难受。骡马店的缺点就是速度慢,但是触角比驿站要广,能将信件送到任何一个角落,也不用担心丢件。

也许是受到信件的启发,林荀在莱阳到登州之间,加了小件包裹的传递,骡马帮就是传递的主力,就像林荃前世看到的长途车带货一样。登州到莱阳的物流量不小,基本上都能保证每天都有骡马帮来往,包裹只需要到骡马店拿就行。林荀为了运输方便,在林荃的建议下,还专程做了一些藤条的箱子,就像前世的标准化的包装盒,箱子的底部是规格相同的,不同的是高度。

这也方便了林荃,他用箱子给姜媛带去了好多土产,姜媛也回礼了不少。

油烟墨的工艺也很容易,南方用桐油,北方用豆油,反正发烟越大的油脂越好,慢慢地松烟墨已经制了五批,都在阴干的过程中,油烟墨制了一批,还在考察效果,不急着出成品。其实制墨的劳动量和强度也没那么大,很容易学会,大家也是用闲暇的时间捶墨,也都是在操作间调整好配比之后才拿出来的墨块。唯一全职的只有林德全,他主要是负责烧烟集灰。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春天柞树抽芽,很快到了放蚕的时候,林家男女老少都动了起来,育种的育种,放蚕的放蚕,忙忙碌碌,林瑾的草堂也停课了,只有部分学生在自学。

,在农村生活,最谨记,就是不能误了时节,无论你是什么身份,一定要亲力亲为。当然林茂在准备乡试,他可以不去的,二大娘也不允许他去,往日只要在家,林茂也是积极参与的。

三月下旬,一行二十多人来到骡马店,赶考的才子们终于出发了,林瑶跟要过路的骡马店无论直接还是间接,都打了招呼。这次结伴赶考的只有八人,而而随行的就快二十了,其中一大半是徐家的人,本是太平盛世,徐家这么谨慎估计是徐连仲大嫂的意思。也有一些小毛头孩子估计也是想到省城转转,不过这样也好,安全。

二大娘准备了很多干粮,杠火烧、肉干、咸肉、果脯,穷家富路,每家都有一个母亲的角色在担心。还从私房里拿出四两个金坠子,大约有三四两,给林茂缝在衣服褶子里,说万不得已再用。

林荃也给秀才们每人送了墨条礼盒,每盒六锭墨,墨面上书写着金榜题名等美好寓意的词,也有一些普通的墨条包了几大包,都是去年冬天做的,刚好用,放放更好,够秀才们用个几年的。

大家在骡马店住了一天,很快林茂就出发了,徐家的马车也装满了。林家人都出来送行,鞭炮放了十几支,林荀更是送出了莱阳地界。

五月间,缫丝差不多就结束了,各家的丝开始运往骡马店,林瑶还有一个角色,为岳父代收蚕丝,说是代收,实际上大部分是林家的,其它家也有,但是量小。量最大的孙财主的几个儿子,加起来没有二大娘家的生丝多,甚至一半也没有,没办法娘家的山头很多都是二大娘的了。紧接着,石敬与骡队也来了,将生丝直接装车,运到长山县老家,在那里织好、印染,当然石家他们也会卖出一部分生丝,这些利润林瑶不赚的,都让给了他老丈人。

紧接着,小麦收割,割麦种豆,忙碌的一年到了真正的高峰。林家尽管地不多,但也不少,女人在家里做饭看家,男人大多数时间都在地里,趁着天没下雨,尽快抢收,山坡的麦子熟的早,收的也早,收好的麦子会拿出一部分来,磨粉煮熟发酵晒制,面酱就做成了,同时也有豆子做的豆瓣酱,大酱是北方人主要的调味料,但是只有这个时节做的晒的酱最香,暴烈的阳光,加上新出麦子,就是最浓的酱香。当然这些活都是女子在家里做,酱的味道好坏体现了女子手艺的精巧。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