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日之后,五百余众学子陆续从书院搬了出来。
他们或是回家读书,或是跟随顾宪成前往无锡县,准备重建东林书院的工作。
众学子回首望着这座古朴典雅的书院,沉默思念,久久不肯离去。
这些学子们在书院生活了多则六、七年,少则一、二,一切都是那么熟悉。
值得怀念的是每日清晨朗朗读书的学堂,每日晚上相伴的学舍,以及学海无涯的藏书阁。
另外,书院中的草庐、长廊、亭子,以及月河、石桥、鱼池等建筑亦是十分怀念。
正午,京杭大运河,京师渡口——
初夏,日高三丈不觉炎热,今日正值凉日。
一艘艘长长的客船、货船停靠在渡口,宽阔的岸边人来人往,车水马龙。
一条长约十丈的客船前,围簇有一众身穿学袍的学子,他们向着前方背上包袱的几十人告别。
这几十人中,有书院的讲师,也有跟随的学子。
“待书院重建,我们会第一时间寄出书信,这个时间不会太长,最多两个月,在我们离开的两月,你们要自觉读书,遵守课时,切不可因无人监督而松懈”。
顾宪成在船舱前看着一众学子,朗声道。
“我们一定遵守学规和课时,不负您的教诲,再见了,先生,同窗们”。
众学子满脸不舍,齐声喊道。
王仁之早在登船前,便同顾宪成、顾允成、高攀龙、安希范等讲师告了别,同时也得到了他们的连连夸赞和叮嘱。
……
从京师渡口,乘千里马狂奔在田野中,到京城家府,不过用了半个时辰。
未时一刻,王仁之在前院拴好马儿,进入垂花门,徐步行走在雕梁画栋的长廊之中。
这个时间,母亲与可卿应该刚刚吃过午饭,看看还剩些什么吃食。
想到这里,王仁之走向吃饭的偏厅。
进入厅中,便见秦可卿与柳氏坐在软榻上聊着。
柳氏看见王仁之回来了,便招呼道:“仁儿,过来吃饭吧,刚让厨房做好的,还热着呢”。
秦可卿起身迎接,轻笑道:“夫君趁热坐下吃饭吧,今日煮了虾呢”。
“书院开始重建,日后的几月,我便在家中读书了,时间宽裕了许多”。
王仁之淡淡道。
“你们书院好端端的,怎的重建了?还偏偏在乡试之时”。
秦可卿疑惑道。
“迫不得已而为,往后的几月,只能这般了”。
王仁之道。
柳氏笑道:“你们书院重建,咱们也无奈,无需想这些了,好好吃饭”。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