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器,是觉醒者的武器,这意味着只有觉醒者、或接近觉醒者的能力,才能达到最低使用要求。
这个要求还是很高的。
楚飞初次吸收了50克纳米颗粒时就试验过,只能延伸1厘米距离,再增加长度就会崩溃;覆盖手指也只能覆盖两个指节。
用肯定是能用的,但鸡肋也是真的鸡肋。
低于最低要求,并不是说完全不能用,有时候勉强可用,就是效果会很差很差。
这种现象在科学环境中屡见不鲜。
而今,楚飞已经吸收了超过500克纳米颗粒,思维模型的算力更超过三万分之多,这個数据是超乎想象的,甚至是疯狂的。很多觉醒者都没有这样这样的数据。
又因为思维模型足够强大,楚飞构建的法器控制程序,已经达到17%的程度。
法器控制程序和感知之风一样,分成了六个层次。
六个层次分别是整体代码比例的10%、35%、60%、80%、95%、100%。
法器程序的代码数量和程序等级,并不能直接画等号。
而先前刘婷云将木马程序放在12%的位置,也是一个很巧妙的位置——处于第二层初期。
按照刘婷云的估计,以楚飞半觉醒者的能力,撑死也只能解析、并构建法器控制程序的10%、极限爆发一下,也难以达到11%。短时间内,12%是一个不可能达到的数据。
因为到了第二层,法器控制程序里有一些逻辑架构,是觉醒者才有的,比如其中就有分形几何。
但刘婷云千算万算也没算到,楚飞是如此特殊。
如今,楚飞构建的法器控制程序不仅早已经超过刘婷云的12%、甚至达到17%!
不过到这里也算是极限了。因为接下来有几个逻辑,已经涉及到更高级的数学,而那是楚飞暂时没有学习的。
与感知之风相比,法器有本质的不同。
第一:感知之风的根基其实是我们自身的听觉,不仅仅是耳朵,也包括身体对震动的感知、神经系统等,这是人体本身就具备的能力,无需外界导入;
但是法器不同,人体本身并不具备这种能力,需要外界输入基本的物理根基——法器、也就是纳米颗粒。
而外界输入的纳米颗粒,因为技术不同又有不同的“序列”,如楚飞的第11代架构、刘婷云的第12代架构等。
第二:感知之风更成熟、更简单。
感知之风是在冬至日的次元空间发现的,而这个次元空间却有限制,骨龄18周岁之内、修为半觉醒者及以下。很显然,这是为学生准备的。
既然是为学生准备的,入门也相对简单,后期发展也相对容易;甚至感知之风的传承还有“演练”,提前让人亲身感受。
但法器和控制程序就不同了,这是从研究基地发现的,而且似乎还在继续研究中,无论法器(纳米颗粒)本身、还是控制程序,都不够完美,还在继续迭代中。
却因为末世降临等等原因,研究中断,导致信息和技术细节严重不足。
所以法器的吸收、以及控制程序的构建,难度很大。
但是,两者又有相似之处:无论感知之风还法器控制程序,都很像一种操作系统。所以刘婷云和楚飞的法器本身虽然不同,但控制程序却是一样的。
正因为如此,刘婷云可以给楚飞单独设置一个木马;
同样,楚飞在发现木马后,也可以通过这个来推断刘婷云对法器的控制情况:12%!
就算现在有所增加,应该也不会超过15%!
就法器驱动程序的构建上,楚飞百分百确定,自己走在刘婷云前面。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楚飞还是疯狂的将法器控制程序,完善到17%,达到自己暂时的界限。
若非这个原因,楚飞昨天就出关了。
脑海中闪过这些念头,楚飞深吸一口气,准备测试法器的能力。
500克法器,已经拥有极大的实用价值。
首先,在楚飞的控制下,一层银灰色的“液体”从脖颈、面颊、头发下方等渗出。这些就是法器本体、纳米颗粒。
而后这些纳米颗粒在楚飞头脑和脖颈上凝聚一层防护、又渐渐出现细密的加强梁等结构。
但变化并没有停止,在结构梁出现之后,表面又出现一层细密的鳞片。
至此,一个“双层防护的头盔”形成。
而后从头上往下蔓延,等到脖颈位置就不够了,只能形成一层防护。
楚飞摸了摸头盔,很满意的点头。
头盔之所以要设计成双层,是在材料有限的情况下,追求极限的防护。
双层防护,最初是在航天上应用,其中涉及到了很有趣的物理现象。
一层2厘米厚度的铝合金和两层1毫米厚度的铝合金,防护能力一样吗?
答案是:后者防御更高。
一层防护受到攻击后,是整体受力;而两层防御的话,第一层防御可以过滤部分冲击,等到第二层的时候,冲击力也许就降到阈值之下,无法击穿第二层防御。
其实这个也可以从数学上得到解释:
一层结构,大数据解构简单,有效知识、技术含量少;
两层结构,大数据结构复杂,有效知识、技术含量多!
很多时候,事情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构建完毕,用手指敲了敲,听到了铿锵的金属声;但稍微用力,又凹陷下去。这是用到了挠性防御,可以将冲击力降低到极限。
而后楚飞拿出一把三棱刺,但想了想,却是将“头盔”取消了,在左手手臂上构建了一层“护臂”。
深呼吸几次,楚飞一咬牙,右手抓着三棱刺狠狠地扎到手臂上。
测试,就要进行破坏性测试,只有这样的实验结果才是最精确的。
锋利的三棱刺直接扎穿了护臂,但仅仅深入血肉不到一厘米就被挡住。
楚飞立即激活蝶变法术,恢复伤口;同时也回收了法器的纳米颗粒。
但回收后,却发现皮肤表面有细微的银白色痕迹,主要集中伤口周围。
楚飞用手指摸了下,若有所思:这应该是损坏的纳米颗粒。
纳米颗粒并不是坚不可摧的,其硬度只有99——距离金刚石硬度的100还差一点。
不要小看这一点,当物质属性逼近极限的时候,一点属性的差距,性能可能差距5%、10%、乃至更多。
“所以最终测试结果和结论是:
第一,损失了一点点纳米颗粒,连一毫克都没有,完全可以忽略。
但如果长时间使用,必须不断补充纳米颗粒才行。看来,这是一种另类的高科技耗材。
第二,防御力虽然不错,但并不足够理想,应急可以,却不能作为依仗。
颗粒的硬度虽然达到99,但并不代表构建的产物硬度也能有99!
而且维持法器是有能耗的。
第三,金刚石的硬度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并不强大。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